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香港联华证券_炒股配资公司_按月配资_按天配资 > 按月配资 >
梅花开百花之先股票基本条件,先天下而春。春寒料峭,唯有梅花傲然挺立,传报春意。文澜阁、亭廊,临水照花,一步一景,梅“景”正当时。欢迎大家来浙博孤山馆区赏梅,开启一场追春之旅。
展开剩余84%梅花居梅兰竹菊“花中四君子”之首,有凌寒斗雪、高洁傲岸、坚韧不拔的气节。人们爱梅花,不只爱它美丽的花瓣,迷人的幽香,更爱它傲然苍劲的身姿。古人强调“梅花绕屋”“登楼观梅”等,中国人的庭院,离不开梅的点缀。天高地阔的大自然里,也处处可见梅影,如梅岭、梅溪、梅径、梅坞等。
梅花清骨,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极尽赞誉推崇。古人评曰:“梅以韵胜,以格高,其香清幽而淡雅,其姿苍古而清秀。 ”南宋诗人陆游赞她虽然“寂寞开无主”,但也“无意苦争春”,却能“一任群芳妒”。这“零落成泥碾作尘,只有香如故”所体现出的豁达境界,多像淡泊清雅的君子啊! 古人爱梅者众多,但爱梅爱到极致的,当属北宋的隐士林逋。他一生未仕,未婚,无儿无女,自称“梅妻鹤子”,结庐于杭州孤山的碧水青山,在山间种满梅花,以梅为妻,以鹤为子。正因其视梅花为知己伴侣,用情深挚,方有“疏影横斜水清浅,暗香浮动月黄昏”之千古咏梅绝唱。浙博藏“清乾隆剔彩探梅宝盒”髹黑漆,盒盖、盒壁以红、绿、褐等颜色剔彩而成,盖面雕有探梅图,以梅妻鹤子为典故,位于图中间的长胡子老翁林逋抱臂倚着斜生的梅树枝干,凝神仔细欣赏梅景,左边的童子怀抱一张琴,右边的童子持花枝侍立。苍松巨石,云出远岫,掩映成趣。
清乾隆剔彩探梅宝盒
浙江省博物馆藏
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在含章殿檐下沉睡,梅花落在她的额头上,拂之不去,过了三天,水洗梅痕方落,宫女们大为惊异,于是便有了民间盛行的“梅花妆”。直到现在,爱美的女孩儿也喜欢在额头上点梅花花钿。
林逋“梅妻鹤子”和寿阳公主“梅花妆”的典故为世人永流传,将人文和花儿之间的共情升华到极致,为“瘦骨”梅花注入了灵魂和温情,平添一份潇洒飘逸和灵动美感。
元 佚名 梅花仕女图
台北故宫博物院藏
梅花与瓷器最常见的搭配是“梅瓶”,以小口、短颈、丰肩、瘦底、圈足为特点。民国许之衡《饮流斋说瓷》释名曰:“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,故名梅瓶也。”或说因其口小仅能插梅花而得名。宋代梅瓶的造型已经定型并流行于市,成为瓷器造型的“经典款”,大部分配有覆杯式盖,在当时用作储酒器,因此也被称为“酒经”。
南宋庆元元年龙泉窑弦纹梅瓶
浙江省博物馆藏
梅瓶取梅之骨相,梅花小碗则展示花瓣的细节,龙泉青瓷碗釉水清绿,底部中央有一枚精致的梅花,五个花瓣上的皱褶清晰可见,中有花蕊,栩栩如生,仿佛刚从寿阳公主的额上拂落。
宋龙泉窑青瓷梅花小碗
浙江省博物馆藏
浙博之江馆区“太古之音——古琴与中国人的音韵世界”展厅有一床唐琴“疏影”,因琴上梅花断甚众而得名。龙池上方题有:“《琅嬛记》:陈郡庄氏女每弄《梅花曲》,闻者皆云有暗香,更以‘暗香’名琴。予琴有梅花断纹甚多,因以‘疏影’名之。铭曰:‘龙门之巅,孤山之侧。合而为美,成此良质。香自声生,影从香得。数点天心,愔愔其德。’”。“疏影”琴声音松透,均匀,凤沼两侧刻有“万念俱静”“八音克谐”正相应。2019年,浙江省博物馆举办“千年清音·浙江省博物馆藏唐代古琴音乐会”,诸位名家以浙江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的唐琴彩凤鸣岐与疏影两张琴,奏响千年清音,并录制了CD。
唐仲尼式"疏影"七弦琴
著名画家王冕号梅花屋主,一生爱梅如痴。他种梅、画梅、咏梅:“我家洗砚池边树,朵朵花开淡墨痕。不要人夸好颜色,只留清气满乾坤。”所画墨梅对后世影响深远。黄宾虹所画的墨梅“交枝而花繁累累,分梢而萼蕊疏疏”,疏淡有致,雅淡出尘,以洗练的笔墨勾勒出梅花的绰约神韵。近现代大师吴昌硕一生与梅结缘。生前种梅、赏梅、画梅、咏梅,为了画好梅花,他在自家院子里种了几十株梅花,名“芜园”。他的作品中,有三分之一以梅花为主题,为此,他还为自己起过一个“苦铁道人梅知己”的绰号。浙博馆藏吴昌硕《红梅图》只花了梅树的一角,既细致逼真,又得梅花之灵性。几枝老干凝练遒劲,古意苍冷。枝条上朵朵梅花纵横交错,千姿百态,用墨浓淡相间,用色混而不脏,艳而不俗,有一种古朴的美。
最后,用昌硕先生的鼎盛图,寄寓国泰民安!
黄宾虹墨梅图轴
浙江省博物馆藏
吴昌硕红梅图轴
浙江省博物馆藏
吴昌硕鼎盛图轴
浙江省博物馆藏
来源:浙江省博物馆宣传部
文字/图片:赵梦蝶股票基本条件
发布于:北京市
下一篇:没有了